兰台实务 |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要点梳理
2021-10-24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两大发展目标 (来源:新华社)
发展目标:
■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
■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
重点任务:
一、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
■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制度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立法。
■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
■依法及时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立改废释,适时扩大保护客体范围,提高保护标准,全面建立并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
■深化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
■建立专利商标审查官制度。
■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探索完善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加强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转化利用。
■建立中医药专利特别审查和保护机制。
二、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实施高水平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建设工程,加强审判基础、体制机制和智慧法院建设。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
■探索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
三、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
■引导市场主体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
■围绕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植物新品种,提高授权品种质量。
■改革国有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知识产权处置自主权。
■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价格统计发布机制。
■发展传承好传统品牌和老字号,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商标品牌。
■发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制度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
■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
■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专业化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
四、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平台,拓展社交媒体、短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
五、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
■大力发展国家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和特色智库,深化理论和政策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自主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推进论证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学位。
六、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
■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完善国际对话交流机制,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
■积极维护和发展知识产权多边合作体系,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框架和多边机制中的合作。